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涉案球员上诉遭拒,'不知罪'理由显弱,足协裁决强硬"

在9月10日,中国足球协会公布了对违规违纪的球员们的处罚名单之后,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面对行业内的严厉制裁,许多涉案球员迅速作出了回应。

部分球员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承认了包括违纪、违规、违法等行为在内的不正当行为,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球员自认为清白,坚决不认为自己有错。他们认为没有踢假球,然而却收到了禁足令,因此决定向中国足球协会提起上诉。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这些上诉终于得到了明确的回复。据《新华社》的确认,中国足球协会纠纷解决委员会驳回了所有13名上诉球员的申请。委员会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公安部门移交的刑事判决书和询问/讯问笔录。这些记录均由涉事球员签字确认,因此他们的上诉被视为无理取闹。

那么,为何这些球员在已经签字确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呢?这反映出部分球员法律意识的淡薄。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法律的规定也知之甚少。

关于禁足期限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是否涉及刑事处罚。如果球员因违法行为被判刑,那么他将面临终身禁足的处罚;而那些虽有过违法行为但未受到刑事处罚的球员则会被禁足5年。这一规定在2022年5月前后的标准也有所变化,涉案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球员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对于那些坚持上诉的球员来说,他们的心态各异。有的球员虽然认罚,但对被罚的时间心存不满;而有的球员则完全不认罚,他们认为自己在比赛中的行为并没有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他们强调自己收到的钱并非用于踢假球,而是出于其他原因。甚至有的球员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和来源。

这些不认罚的球员以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如“不知者无罪”。然而,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在任何一个俱乐部中,财务流程都是规范且透明的。即使有些俱乐部的财务制度不够规范,也不可能出现通过球队大佬转交工资或奖金的情况。当球队大佬把钱转给其他队友时,这些球员实际上已经与大佬站在了同一条船上。

在这次假球赌球案件的调查中,虽然源头来自沈阳、青岛等地,并已有幕后操盘者落网,但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有些人在听到风声后选择逃离。在禁足名单公布后,一些球员将踢假球、赌球的原因归咎于欠薪和生活压力。但实际上,他们不服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觉得自己和其他球员干了同样的事情却得到了不同的待遇。

也许这13名被拒绝的上诉球员的经历值得同情,也许还有一些人涉足的更深却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当他们选择接受这些来历不明的“黑金”时,就已经触犯了法律。判决书和禁足令都是他们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的代价。希望这次事件能引起更多人的警醒和反思,共同维护足球的公平与正义。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